香樟繁殖技术 香樟怎样育苗?
1 香樟的采种与储藏
1.1 香樟采种和种子的处理
采种时应选择主干明显通直、树冠发达、分支高、无病虫害、相对健壮的30~50 年生的母树,在10 月下旬~11 月上旬、果皮由青色逐渐变为紫色和黑色时进行采摘较为适宜,并应注意香樟树的果实是浆果状核果,比较容易发霉变质,因此,必须要采取随采随处理的方式。
对于香樟树果实的具体处理办法如下:首先,将新鲜的果实浸泡在水中2~3 日,将其果皮除净后再拌以草木灰进行脱脂;脱脂1~2 天后,将果实洗净并阴干,之后就能够开始进行正常的运输和储藏了。一般来说,每50kg 的鲜果能够得到的纯种子大约在12.5kg,1kg 种子大约有7000~7850 粒,如果处在正常年份,种子的发芽率应在85%~90%。
1.2 香樟种子的储藏
根据当地育苗专业户多年的育苗经验,使用湿度为30%的河沙与种子按照2∶1 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之后进行露天埋藏,育苗就能够迅速而整齐地出芽。或将种子与含水量约为30%的湿沙层共同储藏在干燥且通风的室内,也可以将混沙储藏在塑料编织袋里。
2 香樟的育苗
2.1 香樟的播种和育苗
首先是选择圃地,尽量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以便进行灌溉,其次是土壤应该深厚且疏松,以便于进行排水。在圃地中,翻耕深度不能耕起底土,并且较好能够在冬季初期土壤湿度适宜时耕耙1 次。到冬季末期、春季初期将要播种时,再将圃地整平。对香樟圃地进行施肥时,基肥应尽量选择饼肥、堆肥和厩肥,但在施用前,一定要注意充分将肥料腐熟。一般情况下,667m2 圃地应使用25~50kg 饼肥、1500~2000kg 厩肥和2000~3000kg 堆肥
2.1.1 香樟播种。在进行香樟播种前,再次精选储藏的香樟种子,施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将精选出的种子浸泡1~2小时进行消毒。之后进行催芽,待约1 周后种子外壳发生龟裂,并且种胚已经微微凸起,就可以进行播种。香樟树播种也可以采用随采随播的方式,从小雪节气到惊蛰节气之间均可,但是较迟不能晚于惊蛰。在大寒时节对香樟苗木进行播种,其高度和地径都要比春季播种高出约15%~20%,而在惊蛰时节后进行播种的香樟幼苗生长量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hm2 播种150~200kg,能产出幼苗30~45 万株。香樟播种时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来说应选择条播的方式,条距在20~25cm,苗距应为4~6cm,如果是进行幼苗的移植,则可以采用撒播的方式。
2.1.2 香樟苗期管理。香樟的幼苗培育工作较为复杂,其中包括中耕、灌溉、除草、培土、灭病、防虫等,如果条件允许,应在香樟苗期对其做好切根和嫩苗移植工作。香樟切根的工作主要应用于条播育苗,当苗木长出3~5 片真叶时,使用比较锋利的铁铲与苗木成45°切入5~6cm,即为切根。进行嫩苗移植则应在梅雨季节到来前进行,首先将撒播的嫩苗挖起,切断其主根,再将其移植到移植沟内,注意移植成功后应将其苗根压实。
种植香樟苗后,到盛夏和秋季较为干旱的季节,适当进行灌溉以保持其湿润。对苗木进行施肥,应选择在香樟苗生长较快的时期进行。6~9 月是香樟树生长的旺盛期,此时较适宜进行追肥。
2.2 容器育苗
采用容器对香樟进行育苗,主要使用营养盒或营养杯。此方法不受季节限制,并且能够有效增加造林的成活率,幼苗的生长也相对更快。
园林价值
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常用于园林观赏,小区,园林,学校,事业单位,工厂,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工厂,道路两旁,广场、校园绿化颇为合适。
栽培技术
栽植时间
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春季春芽苞将要萌动之前定植。在梅雨季节可以补植。秋季以9月为宜。
栽植方法
栽植坑穴深度、长度及宽度都要达到50~60厘米。栽植深度以地面与香樟苗的根径处相平为宜,栽植时,护根土要与穴土紧密相连,回土不紧或不实会形成吊空。不论是阴天或晴天种植香樟树,都应及时浇透一次定根水。遇到干燥、曝晒的天气要每7天左右灌一次透水。连续3~4次即可。
1 裸根香樟树苗整剪
栽植前应对其根部进行整理,剪掉断根、枯根、烂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还应对树冠进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使树冠的蒸腾作用面积大大减少。
2 带土球香樟树苗的修剪
香樟树带土球的苗木不用进行根部修剪,只对树冠修剪即可。修剪时,可连枝带叶剪掉树冠的1/3~1/2,以大大减少叶面积的办法来降低全树的水份损耗,但应保持基本的树形,以加快成景速度,尽快达到绿化效果。
香樟短枝多,连续结果能力强,只需树势正常,年年都会大量开花。但如花量过度,负载过重,树体养分盈余时,也会显示大大年后果景象。因而,需求及时疏除多余花、果。但香樟花期短,雌花花器又小,因此消费中多不疏花,而行疏果,但香樟树体高大,疏花疏果难度都很大,因此有的位置试用化学药剂,实行疏花疏果。
特殊技术处理:移栽过程中,为了保持大香樟树干的湿度,减少从树皮蒸腾的水分,要对树干进行浸湿草绳缠绕包裹直至到主干**部,如果分枝较大也要进行缠绕。接着,再将调制的粘土泥浆厚厚地糊满草绳缠绕着的树干。以后,可经常用喷雾器为树干喷水保湿。在大香樟掘起后,还要对断根、破根和枯根进行修剪,剪后再用粘土泥浆浸裹树根;泥浆中如果加入0.03%的奈乙酸生长素,可以促进大香樟移植后的新根的生长。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面略被绢状毛。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具离基三出脉,有时过渡到基部具不显的5脉,中脉两面明显,上部每边有侧脉1~3~5(7)条。基生侧脉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侧脉及支脉脉腋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内常被柔毛;叶柄纤细,长2~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幼时树皮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
圆锥花序腋生,长3.5~7厘米,具梗,总梗长2.5~4.5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或被灰白至黄褐色微柔毛,被毛时往往在节上尤为明显。花绿白或带黄色,长约3毫米;花梗长1~2毫米,无毛。花被外面无毛或被微柔毛,内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能育雄蕊9,长约2毫米,花丝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于较内轮,箭头形,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
子房球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状,长约5毫米,*截平,宽达4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具纵向沟纹。花期4~5月,果期8~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