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洋鹃养殖方法
1、肥料
在它的成长期间,要十五天给它加一次肥料,它的根比较细瘦,所以不能够太浓了,不然它吸取不了,严重的话枝叶会焦掉。如果是开花以后要加氮肥。为了让它更加茁壮,在八月末长出花芽到开花的时候,要加磷钾肥,可以让花长得更加好看。冬季低于十五度或者夏天炎热时节都不需要加肥
2、浇水
较好在早上或者晚上的时候加水,要注意天热的时候不要在中午浇,因为根会受到损伤,花也受伤到了。应当要浇水浇透,有水分就不加水。春秋时节要多加水,两三天加水1次,但是开花的时候不能太多,不然花会很快谢掉。夏天是成长的时候,空气比较干,要浇水一到两次,长时间不落雨,要给叶洒水,花盆四周也要浇水,可以加大湿度。多雨天气要把积水排出来,秋天到后水分挥发依然很快,也要时常浇水。花芽长出来的时候,要控水帮助它分化,十月后把它搬进家中,可以减少水分,这样可以帮助组织成长抗寒
春鹃、夏鹃、东鹃、西鹃的简单介绍及区别
春鹃是常绿或者落叶灌木,高约2米,枝条、苞片、花柄及花等均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有糙伏毛,背面较密。花2-6朵簇生于枝端;花萼5裂,裂片椭圆状卵形,长2-4毫米;花单生或呈总状花序,色彩因不同种类而颜色各异,常见颜色有红、黄、紫、白、粉红等。春鹃花期是在四、五月;果10月份成熟。春鹃中的大花大叶种,通常叫毛鹃,叶片性状较大,叶面多糙伏毛,苗农常地栽,管理较粗放,应用于园林绿化中较多;其中小花小叶种,一部分就叫东鹃,叶片性状短小,叶面平滑少毛,常绿。
夏鹃枝叶纤细,分枝稠密,树冠丰富、整齐,叶片排列紧密,花径6-200px,花色、花瓣丰富多彩,在五、六月开花,传统品种有长华、大红袍、五宝绿珠、紫宸殿等。夏鹃多家庭养殖,长修剪成球形后伞形;也应用于园林绿化中,即可孤植,也可成片种植,还可以用作花篱。
西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洋杜鹃,也叫比利时杜鹃。西鹃是荷兰和比利时的*通过欧洲杜鹃与中国杜鹃经过反复杂交而成,较早在比利时繁殖推广。
西鹃为常绿灌木,植株矮壮,枝叶多而茂密。枝、叶表面有稀疏的柔毛、叶片互生,卵圆形,颜色深绿。总状花序,花朵生于枝条*,花冠阔漏洞性状,有半重瓣和重瓣,花朵颜色丰富,常见有红、白、粉、玫瑰红和双色。西鹃的品种非常多,有白佳人、荷兰粉皇后、天女散花、凤冠、红双喜、王冠、比利时、西德、荷兰等。大多西鹃的花期是在冬季和春季。
东鹃,是从日本引进,所以也叫东洋杜鹃。东鹃体型较小,分枝散乱,耐修剪,容易造型,花朵小而繁密,单瓣或套筒瓣,有少许重瓣,花色多样,四月开花,属于小花小叶的春鹃种。东鹃抗寒性特别强,在-25℃低温下也能保持绿色,耐高温性、抗旱性也较强。
西洋鹃嫩枝劈接法
在5月份选2—3年生(树龄再大一点也可以)毛叶杜鹃如毛白、黄莲等为砧木,在母株上选择生长旺盛的当年生健壮的**部嫩枝,去除部分叶片,用嫁接刀或剃须刀片切去**芽后在枝**木质部中间直切一刀,深约1.5厘米,同时选择一年生名种西洋鹃健壮嫩枝作接穗,基部削成1-1.5厘米的楔形,插入毛鹃嫩枝上的劈开部位,对准形成层,接后用0.2毫米宽的薄塑料带把结合部位扎紧,套上塑料袋,把口子缚住,但要稍留一指空隙,使其能通气,随后放到半阴处,平时注意养护。约2个月后,如果接穗长势良好,叶面有光泽,就是琢活的表现,这时可将塑料袋除去再观察1-2天,假如发现穗有些萎蔫,仍须将塑料袋套上,过一段时间再除去。只要注意养护,5月份嫁接,当年秋天就能萌发新芽。至于拆除塑料袋、缚带,可以到翌年3—4月份进行。
西洋鹃的养护方法:
(1).适宜土壤
西洋鹃根系纤细,土壤要选择疏松度的腐叶土,这种土壤排水性和透气性好,能让在生长过程中更好的吸收养分。
(2).合理施肥
西洋鹃在它的生长期间,每周就需要施肥1次,可选择稀释的氮肥,一定要在施肥进行,否则容易烧伤植株,导致叶子干枯掉落。
(3).水分管理
西洋鹃根系纤细,浇水一定注意,不能多浇也不能浇少,浇太多会造成积水出现烂根,花容易脱落,开的时间短。水浇太少会出现干枯。在春秋,每周浇水2~3次土壤保持湿润即可,直到有水从排水孔流出,就立即停止。夏天,要1天浇水1次次,冬季,生长缓慢,需水量小,可每15天浇水1次。
(4).光照适度
西洋鹃喜温暖,忌强光,家庭养殖需要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一般放在客厅养护。夏季,移到室内适当遮阴养护,以免植株被灼伤。通风要好,水分能及时蒸发,避免积水。
(5).定期修剪
养护中,发现枝条过密,出现枯枝烂叶,需要及时进行修剪,避免养分消耗,还能够保持株型,促进萌发新的枝叶,有利于生长和开花。
西洋鹃的养护技巧,枝繁叶茂,开花又多又艳!
西洋杜鹃,是花卉大国荷兰、比利时两国用中国杜鹃花和欧洲杜鹃花通过大量杂交培育出来的杜鹃新品种,又名比利时杜鹃,与中国传统名花杜鹃是近亲,但习性已大变,适应能力也更强,更适合盆栽观赏。
西洋杜鹃是专为盆栽观赏而培育的新品种,与传统的杜鹃花“难养活”相比,西洋杜鹃更具有优势,其株形矮壮,花形、花色变化大,色彩丰富,是杜鹃花中较美的一类,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被誉为是“木本花卉**”。
西洋杜鹃除了观赏价值高,栽培也很容易。
喜欢温暖湿润、空气凉爽、通风和半阴的环境,夏天需遮阴,不耐寒,冬季要移入室内或封闭阳台养护;
盆栽宜用排水良好、营养基质丰富的土壤;
浇水视盆土干燥而定,生长期、花期施肥宜薄肥多施。
西洋杜鹃花期开满春夏秋冬,四季花开不断,其花形大小不一,大的如月季花,小的像石榴花,透亮艳丽,花色多变。
花色丰富,有大红、紫红、洋红、玫瑰红及其他镶边复色等,其绚丽多彩的喜庆色,还可做春节期间的年宵花。
西洋杜鹃生长速度快,分枝多,耐修剪,非常适合做花卉盆景,可根据个人喜好打造造型,大红大艳、四季花开的盆景树,家里摆放一株,徒增许多色彩。
相比于传统的绿植、多肉植物等,西洋杜鹃花显然更具价值,漂亮又好养,家里栽培一株,一年四季有花赏。
西洋鹃根较纤细,既怕涝,又不耐旱,因此浇水要掌握适时适量,根据季节、天气变化和植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来进行。较好用**雨水或洁净的河塘水,如用自来水,应先在水缸内储存一至数天。
12月至翌年1月上海地区正值严寒冬季,需水量少,盆土应稍干,在加温温室中,可以2-3天浇1次,不加温的室内4-5天浇1次。
2月下旬后,温度渐回升,适当增加水分。3-5月杜鹃开花时期晴天需每天浇水1次。
6-8月夏季来临,浇水显得更为重要,每天除进行正常浇水外,傍晚还需经常检查盆土,见盆土就补浇1次,中午前后及傍晚经常地面和叶面喷水或喷雾。但梅雨季节及夏天阵雨时,不但要停止浇水,还应及时排除盆内积水。
9-11月秋季到来,空气往往比较干燥,也要经常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状态。
冬季浇水宜在午后气温升高时进行。夏季宜在早、晚凉爽时浇,避免在气温和土温都很高的中午浇,否则容易烧坏根。春秋两季除中午高温及早上有露水未干时不宜浇水外,其他时间均可浇水。